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专业杠杆炒股公司 > 专业杠杆炒股公司 > 股票十倍杠杆 拉动消费指望“银发经济”,靠谱吗?

专业杠杆炒股公司

股票十倍杠杆 拉动消费指望“银发经济”,靠谱吗?

发布日期:2024-10-13 21:39    点击次数:95

股票十倍杠杆 拉动消费指望“银发经济”,靠谱吗?

现货价格:华东市场呈现震荡,商谈气氛一般,5月中上旬递盘6580-6650元/吨;5月底货源报1909+620,估6510元/吨;6月货源报1909+400,估6290元/吨;递盘稀少。下午市场听闻在6650元/吨自提成交,仓单在6700元/吨成交。PTA美金船货报盘执行830-870美元/吨,PTA一日游货源供应商报盘执行850-880美元/吨。

作者 | 李大毛

银发经济的概念被广泛讨论,但实际上,老年人的消费能力远不及青壮年,因此难以支撑经济增长。

随着老龄化加剧,依靠年轻人推动经济复苏和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而一味依赖老年人只会导致经济陷入困境。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青壮年的生产力与消费能力,而不是老年人积累的资产和有限的消费需求。

有一个说法是,已经没法指望年轻人来消费带动经济,只能指望手有余钱的老年人了。

这就是所谓的银发经济。

但银发经济是完全不存在的股票十倍杠杆,不管是理论还是现实。

自身特点

老人本身消费能力就不如青壮年。很多青壮年感兴趣的消费,对老人来说早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心也没有余了。

更重要的,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这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可以说是聊胜于无。不管是经历过荒唐运动年代的当代老人,还是已经逐渐认清自己未来的年轻人,都应该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养老不能靠国家。

所以老人必定会预留一大部分财富用于未雨绸缪,留着在紧急情况的救命钱。

当然每个时代的老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智商税,并且金币一爆就是一大把。但这种爆金币的方式对经济的拉动并不如把同样的一笔钱交给年轻人去消费来的大。

收入的根本来源

我来自一个石油城市,这里的一切都来自石油。

石油卖了钱,最先受益的是直接从业者。然后这些钱流向了油田服务企业。

最后,这些钱才会流向第三产业从业者。

一定要搞清楚,这里的一切源头是石油。

尽管第三产业很可能出现一些比直接受益者还富的群体,比如本地地产商、商业所有者,这些老板们可能比隶属于国有经济的采油工要富。但绝不能因此认为,财富的流向可以反过来:靠本地地产商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在特大城市,这个财富的源头并不好找。我再用一个好找的例子。

在中西部的很多县城,自身没有什么工业,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旅游资源,输出的只有人力,输入的只有转移支付。

在这种地方,财富的源头显而易见,就是体制。所以在这里,最优质的消费群体就是公务员,他们养活了当地第三产业。

如果转移支付没了呢?是否能靠已经赚到钱的服务业者反哺该地呢?

显然不可能。当这些人看到转移支付没了,最大的消费群体公务员没钱了,他们还会留在当地么?

所以要看清财富的源头,水不会往高处流。

最后我们再看整个国家。

GDP是人创造的,谁是创造GDP的大头,谁有更高的生产率?当然是青壮年。

青壮年多了,他们的产出才多;接着他们上缴的养老税才多,老人才能拿更多。

是年轻人在养老人,不是反过来。

除非是新加坡那种自己交自己用,否则以大多数国家采用代际转移模式,老人的现金流完全取决于青壮年能交上来多少钱。

资产的价值基础

再说老人的另一大优势:资产。

在所有近几十年经济增长的国家,年龄大的人很容易积累起比几十年后的年轻人多得多的资产。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有更有远见,更有能力,他们只是赶上了一个时代而已。

资产的价格由预期决定。当有人觉得某个资产在未来要么能给自己带来高于无风险利率的现金流收入,要么觉得资产本身增值的速度超过其他选择,他就会购入资产。

对房产来说,购房者要么认为房租收益不错,要么认为房价还会涨,他才会决定买房。

在中国应该没有买房者会指望靠房租回本,他们都是在赌房产升值。

房产的附加概念和收益再怎么多,也改变不了整个房产价值金字塔的底层,是数量最多的靠工资还房贷的工薪阶层。

一旦塔基塌了,上层会跟着一层一层摧枯拉朽地跟着坍塌。走邪路的资本主义国家很清楚这点,他们在疫情期间给所有人发钱,就是为了防止地基垮了后所有人都得跟着完蛋。

终于要说回老人了。

老人所谓的资产,其价值基础也是建立在经济持续增长,以及青壮年生产消费带来的活力。把青壮年薅死,你的房子租给谁,卖给谁?

舍本逐末

可惜时至今日印度的肉食者依然没明白这个道理。

经济越是低迷,就越需要把分配的天平向年轻人倾斜,他们缓过来了,才能带动整个国家复苏,才能给老年人交得起养老金。

但印度现在的做法显然是相反的,他们不仅没有做任何缓解贫富差距的举措,给年轻人减小压力。反而他们变本加厉,仿佛已经明白,现在这波年轻人再不薅就来不及了。

这种舍本逐末、竭泽而渔的选择必将拖着所有人堕入不见底的深渊。

有一个说法是,已经没法指望年轻人来消费带动经济,只能指望手有余钱的老年人了。

这就是所谓的银发经济。

但银发经济是完全不存在的,不管是理论还是现实。